【冬季】迟播迟栽油菜的冬季管理


迟播迟栽油菜的冬季管理一、分类指导 , 合理密植 。 密度过大是油菜高产的主要障碍 。 对密度过大的直播油菜 , 要采取扯小留大的办法 , 拔除弱小苗、拥挤苗 , 留住平衡苗 , 切忌大拔大扯 , 以达到平衡生长的目的 。 具体留苗标准是:早播的株距0.4尺 , 行距1.4尺左右 , 每亩留苗1.1万株左右;迟播的株距0.3尺 , 行距1.2尺左右 , 每亩留苗1.6株左右 。
二、清沟排渍 , 壮根防病 。 冬季田间渍水 , 冬作物难以发根 , 易形成弱苗、黄苗、僵苗 , 达不到冬发的效果 。 冬春阴雨天气多 , 各村要在深沟窄厢的基础上 , 进一步搞好厢沟、中沟、围沟、排水沟四沟升级 , 做到明水能排 , 暗水能滤 , 雨住田干 , 使其根系有一个良好的发育环境 , 从而减少病害的发生 , 达到发苗先发根 , 苗壮产量增的效果 。 三、早追多追苗肥 迟播迟栽油菜生长慢 , 要早施多施苗肥促生长 。 据试验 , 油菜苗期吸收氮素为全生育期的45% , 磷素为50% , 钾素为43% , 几乎占整个用肥量的一半 。 为使油菜充分利用冬前有效温光条件多长叶、长大叶 , 苗肥应尽量早施 , 适当多施 。 油菜补苗定苗后进行第一次施肥 , 每亩用碳铵10~15千克 , 或人畜粪尿 500~600千克对水浇施 , 未施用硼肥的每亩用硼砂500~600克放在肥水中一起施 。 半个月生进行第二次追肥 , 每亩用碳铵15~20千克 , 或人畜粪尿600~700千克对水浇施 , 小苗应适当多施 , 土壤干旱时应适当多对水 。
四、及早中耕促苗 迟播迟栽油菜大田冬发时间缩短 , 不利于发苗 , 要及时采取促苗措施 。 当油菜成活返青后 , 即进行第一次中耕 , 以提高土温 , 增强土壤的通透性能 , 降低土壤湿度 , 促进根系生长 。 结合中耕 , 每亩施尿素3~5千克 , 对水成稀薄液肥淋施提苗 。 板田移栽油菜需将表土挖松、土块打碎 , 半月后再进行第二次中耕 , 此次宜深锄 , 将土锄松锄疏 。 结合中耕 , 搞好三沟清理 , 做到三沟相通 , 田间不渍水 。
五、采用稻草覆盖 , 促苗生长 用稻草覆盖油菜行间 , 可以起到防草、防旱、保温和增肥的作用 , 油菜迟发苗用稻草覆盖更能促苗生长 。 稻草覆盖一般每亩用量为250~300千克 , 均匀铺在油菜行间 , 使泥不见天、草不成团 。 铺好后用碎土薄薄撒在稻草上防风吹散 。
六、重施腊肥 迟栽油菜生长慢、苗体小 , 抗寒力弱 , 因此应适当提早在12月中旬重施一次腊肥 , 以利提高土温 。 腊肥应以有机肥为主 , 一般中等肥力田块 , 每亩施猪牛栏粪1250千克、碳铵10~15千克 , 拌匀后均匀施在油菜行间 , 并结合清沟 , 进行培土壅根 , 把泥土覆盖在肥料上 , 既可减少肥料流失 , 又可保暖防冻 。
七、喷施叶面肥 在低温情况下 , 油菜生长缓慢而处在“冬眠”状态 。 叶面喷施磷肥液能增强其抗寒力 , 既可使油菜苗安全越冬 , 又可以促年前苗壮苗齐 , 绿叶数达到10~12片 。 配制磷肥液的方法是:每亩取碾细的过磷酸钙2千克 , 放入容器中加适量清水浸泡 , 一周后取出加200克尿素 , 喷至叶片开始滴水为度 , 一般喷施2~3 次 , 每次间隔时间为7~10天 。 据观察 , 喷肥液后第三天 , 那些被冻成黄色的叶片又转为绿色 , 生长速度迅速加快 , 间隔一周后喷第二次后 , 叶片已由原来的4~5片增加至8~9片 , 而且叶色翠绿 , 叶茎强壮 , 叶片厚实挺拔舒展 , 根茎逐渐变粗变大 。 当气温降至0℃时 , 油菜不但没有冻伤 , 而且长势旺盛 。
八、控制早苔 迟播迟栽油菜冬前营养生长弱 , 容易产生早苔早花 , 可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。 一是对生长较好、肥力较足的田块进行深中耕 , 在油菜蔸部附近中耕7~10厘米 , 切断部分根系 , 以控制生长 , 待油菜落黄时 , 再补施适当的氮肥 。 二是对生长较差的油菜田可采用重施氮肥的办法 , 可有效地延迟营养生长 , 增加生长量 , 防止早苔早花现象的发生 。 三是对年前可能抽苔的油菜田要及时摘苔 , 抑制植株顶端优势 , 使营养转入到下部分枝 , 推迟生育进程 。 摘苔后要补施氮肥 , 促进分枝 。

推荐阅读